如何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

大家都說多聽、多聽、多聽,我聽了好幾年就沒什麼長進

前陣子收到一些回饋,多是來自不曾學習過樂器的小夥伴,都在回饋中提到自己不懂樂理或不知道音樂怎麼分類之類的。其實我認為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見解養成自己的音樂品味,非得要遵照大家公認的那一套。一個原因是我自己的樂理程度不高;另一個原因是我認為音樂是很直觀的「感受」,而樂理只是從音高的組成的角度提供每個人對這些感受同樣的命名,使得這些感受能夠被重現和傳授。不過既然有小夥伴覺得自己有點迷茫,我就來獻個醜,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音樂品味是怎麼養成的,以及我認為可以用什麼方法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

免責聲明

老實說我其實不太能確定,我自己在這幾年音樂品味的變化是變好還是變差?在成為一個編曲結構宅的同時,我也失去了欣賞很多其他音樂的能力。歌曲本身也是一種複合式的藝術,故事、意境、情緒、其他元素,都能是歌曲除了音樂外的一大重點。以下僅僅是來自一個理工腦的意見,僅供參考。

聆聽設備

首先是聆聽的設備,我認為這是能從音樂中獲得多少資訊的先決條件。一個好的聆聽設備可以保留更多的「細節」,例如樂器的配置、混音的巧思,這些細節有時候是跟關鍵的。農村武裝青年的主唱也說過「用手機喇叭在聴音樂是在浪費音樂人的心血」這種話,畢竟如果連聽都沒有辦法聽得清楚,還談何品味?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聆聽設備至少要能夠把幾個比較大的聲部分離開來,也就是它們不應該全部都混在一起。如果你去注意各個樂器的位置的話,一個簡化的版本也許會類似這張圖:

Sound Stage

更好的設備越有機會把每個聲部分離的越清晰,或是上下左右前後的寬度會寬,也就是所謂的音場大小。至於該多分離、音場該多大就是個人的喜好,但絕對不會是像大創的 $39 耳機一樣,像一鍋粥全部糊在一起,這就是一分貨一分錢。

我認為大部分大品牌的最入門型號的耳道式耳機都能勉強符合以上的標準,常見的 Airpods 或是 Earpods 也是算是不差的耳機。如果預算很有限的話我會推薦對岸品牌 KZ 的 ZSN(非 Pro),大約 $600 NTD 能入手了;耳罩式喇叭可能就需要準備 $2000 ~ 3000 以上;至於喇叭我就完全不是我熟悉的領域了。

舊歌新聽

現代音樂的混音幾乎都使用電腦完成,不存在硬體混音器的音軌數的限制,40、50 軌幾乎就是家常便飯,除了同樣的聲部可能疊了很多層來加強厚度以外,在大聲部的縫隙之間存在很多很不起眼、平常不會注意到,但其實默默貢獻了很多的樂器。我覺得嘗試去做逆向工程,找到那些音樂製作時的小巧思是很有趣的事情,也是我用來更深入欣賞一首歌曲的方式。

分析

另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問自己「為什麼喜歡一首歌?」、「為什麼不喜歡某種特定類型的音樂?」、「這首歌跟那首歌哪裡不一樣?」。也許你能夠明確地知道答案,但大多數的時候是模糊的,甚至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我覺得「明明喜歡卻不知道為什麼」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也許我沒辦法馬上找到答案,但每次解開疑惑的過程,都是我主動地在嘗試拓展我的品味的時候。

至於要從哪些維度去分析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的方式,結構、配器、和聲、節奏、混音、詞曲咬合,還有很多其他很多很多能切入的角度,甚至每個人也會有自己獨特的角度。而從那一大堆維度挑出了哪一些出來重點發展,就是形成品味很關鍵的一件事情。

製作

我認為要快速提升品味的方式還是去了解如何製作,甚至是自己嘗試。無論是學樂器、作曲、編曲、混音都好,都一定需要學習那個領域的工具,例如:樂理之於樂器、濾波器之於混音。多學習了一個工具就是多了一個分析的角度,意味著存在再拓展品味的可能。 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 Wiwi 分析自己的作品 。如果不是曾經參與音樂製作的人,應該都能從這支影片得到不少新知識。

耐心

音樂品味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我自己為例,我在擁有人生第一支像樣的耳機和接觸非主流音樂後的幾乎三年後,才開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聽的音樂類型。雖然早就接觸吉他好幾年,但在那之前的我就是字面上的「都聽」,覺得什麼好像都不錯,但又說不太出來自己為什麼喜歡的那種。至於這中間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在之後再和大家分享啦~

相關內容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底下留言問我!如果我的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請你考慮幫我免費多按幾個讚喲 *(*´∀`*)☆

JN
JN

資工系畢業,但其實沒有很會寫程式的小廢物